摘要:出得無錫站,迎面便是暖暖的、柔柔的氣息,沒有一絲北方的瑟縮。【清名橋古運河景區(qū)】這里是享譽千年的京杭大運河最美的一段,兩岸粉墻黛瓦鱗次櫛比,拱橋竹葉倒影婆娑,簡樸民居臨窗面水,碼頭石埠錯落有致,船櫓驚散清幽之水,輕風泛開曲影漣漣。...
時逢寒冬臘月間,北方寒潮兮兮時,奈何不住江南溫婉的誘惑,直下無錫尋花求曖。殊不知巧遇天公雨作秀,溫潤直逼骨子間。罷了,罷了,何不順水推舟乎,身在水鄉(xiāng)以水為媒,幸哉,悠哉,樂哉也。
【江南水弄堂 運河水清明】
從京城下江南,最先讓我想到的就是京杭大運河。這是一條傳奇之河,也是一條財富之河,如今也成了我的尋訪之河。出得無錫站,迎面便是暖暖的、柔柔的氣息,沒有一絲北方的瑟縮。腦海里翻騰著對吳文化的向往,既然到了江南文明的發(fā)祥地,那我便依水而行,從文化源頭的大運河開始我的江南之旅吧。
【清名橋古運河景區(qū)】
這里是享譽千年的京杭大運河最美的一段,兩岸粉墻黛瓦鱗次櫛比,拱橋竹葉倒影婆娑,簡樸民居臨窗面水,碼頭石埠錯落有致,船櫓驚散清幽之水,輕風泛開曲影漣漣。
清名橋古韻
在無錫的古運河上,有座明代著名的古橋,名“清名”,初識此橋,眼前便立刻浮現(xiàn)出了《清明上河圖》的畫面。這座以花崗巖堆砌而成單孔石拱橋,是無錫“寄暢園”的兩兄弟捐資建造的,并各取其字叫“清寧橋”,清朝改名后,也被人稱作“清明橋”。
歷經(jīng)了四百多年的風雨滄桑,橋下劵洞兩壁仍清晰可見當年改名、重建的題刻,石橋默默駐守在古運河之上,見證著過往的時光和兩岸的變遷。
不覺中,細細絲雨輕撫而來,面龐更覺濕潤可彈。環(huán)顧兩岸,粉墻黛瓦更分明,水天一色只燈紅,好一幅韻味十足的江南水墨畫。
【大窯路】
清名橋南側(cè)的伯瀆河,是流經(jīng)梅村至常熟的水路,伯瀆河右面的大窯路,便是無錫古老的磚窯聚集地。大窯路因窯而得名,清末時稱“老窯頭”,后稱“大窯坊”,現(xiàn)在南長街的居民都習慣說“窯上”。
赫然矗立在我眼前的一座古磚窯,早已是草木叢生,荒廢得似乎有種搖搖欲墜之感。但高大的磚窯又被橫根錯節(jié)的樹木所糾纏,依舊穩(wěn)穩(wěn)地夾雜在河畔的民居旁。
漫步青石路,揣想當年出窯的磚瓦被搬上渡船,沿著大運河源源不斷地被運到京城,繁忙景象可想而知。
【水弄堂情懷】
漫步古運河畔的歷史文化名街,隨處可見餐廳、酒吧、書坊、茶館和咖啡館,古鎮(zhèn)的人文氣息透著一股悠然自在。
交通:乘地鐵1號線到清名橋站
門票:免費
雖時清冷寒冬,街頭巷尾卻也不乏粉面桃花的女孩子出沒,那一抹羞紅仿若是江南古韻的點睛之筆,令人顧盼回首。此刻,我只想手捧香茶,聆聽那窗外細雨潤江南的呢喃之音。
【世外桃源花間堂 自在田園稼圃集】
陰郁的天空絲雨綿綿,寒氣趁勢襲來,冬日的江南雖沒有北方的暖氣房,但在無錫的陽山卻有一處被億年火山礦泉滋養(yǎng)的世外桃源,花間堂稼圃集溫泉度假村就坐落在拾房老村的田園地頭間。
田園東方稼圃集推崇田園生活與回歸自然的度假理念,在這處仿若隔世的靜謐之所,叫人不禁會生出歸隱之心。書香、美食、私湯、花草、禪茶、器語、田園,無一不讓人留戀。
別墅的私房小院充滿了田園氣息。
聞知陽山本是有名的“水蜜桃之鄉(xiāng)”,想必陽春三月回暖時,這里定是桃花爛漫,粉黛如煙的景致。此時隆冬而至,也只有打量著含苞的枝頭,想象一番春花滿園的景象了。
花間堂里無處不桃花
悠悠庭院古樸簡約,純粹本真田園風情,讓人不由得心沉思靜。別墅后院的私屬田園
【夜色】
庭院深深幾許,
雨夜幽幽清漣,
老屋靡靡燈影,
世外悠悠桃園。
多多的面包樹,聽上去暖暖的名字,這里是花間堂獨有的浪漫之地,也是享受簡餐和咖啡時光的好地方。
走進桃竹相守的青磚老屋,幽幽書香滿目垂青,這些雕版文化的傳承之作,讓拾房書院更靜心安。
【火山溫泉桃花泉 霧里看花暖香隔】
【花間一池夢如詩】
時下雖不是桃花爛漫的春天,但在這沉寂億年的湯泉之所,依舊可以冬浴桃花泉,討賞桃花運,如此誘惑誰能禁得住。
【桃花夢】
霧里看花隔春暖,
暗香浮動雨黃昏,
冰冰絲雨輕拂面,
桃花泉水潤嬌顏。
冬浴桃花泉SPA
【花間堂·稼圃集】地址:無錫陽山鎮(zhèn)田園東方內(nèi)